close

  通當鋪訊員 周靈睿 長沙報道
  師大收發點:網上購物量寫室內裝潢進現實
  
  11月14日,雙十一過後第三天,海量快遞件從全國各地涌進長沙河西大住商學城。早晨8點,湖南師範大學的兩個快遞收發點已經滿得像批發市場。體育館後面的小巷裡,四大快遞公司的物件都已經堆得近人高。圖書館負一樓的快遞件像地板磚似的鋪滿了近30平方米,柱子旁還靠著兩個洗衣機大小的麻袋。
  圓通公司快遞員何女士身著一襲黑色,緊握手機,表情凝重儼然一位女戰士。今天沒有像往常那樣睡到8點,而整合負債是6點40天色微亮時就忙開了。雖然13號晚上9點左右時已經裝好一車貨,但是今天的送貨量遠不止這些。
  從到達湖南師大圖書館負一樓開始,卸貨、整理分類、按編號擺開、幫顧客找快遞、確認物件、接電話、調解矛盾……繁重而瑣碎的事情沒有消停。不到十分鐘里,何女士接了6個電話,“電話主要是客戶催件還有公司催我們去接貨”,1點10分何女士拿出手機本想數數13日上午的通話數量,翻了6面左右後放辦公室出租棄了,“已經數不清了,反正電話沒怎麼停”。
  “昨天收件1200個,到現在還只送出去400多個,倉庫里還壓滿了貨”,何女士忙到午間1點半終於閑下來,但並沒有卸下緊張狀態,對午餐沒什麼胃口。
  何女士的同事胡先生負責圖書館大門前的快遞點,“我們把快遞編了號,分開擺點有利於快速查找,也避免重名”,說著胡先生又大大地扒了一口飯,不到5分鐘消滅了整整一盒。“平時一般吃一盒,今天得吃倆個。我還好,我的兩個同事從早上用麵包車來回運貨到現在還沒吃飯,一天他們要拉1200件到1500件”,胡先生對“雙十一”感觸頗深,“公司提前1個月就在作准備,加派人手,增加物流線路,增加貨車還加了航空,但是現在還是很忙,我們的分撥中心有你們四五個五舍廣場那麼大,現在不分白天黑夜了,加緊派件”。
  “今年‘雙十一’比以前都火爆,不過天氣好,2011年的這一天,光棍節才開始火,長沙下好大的雪,我們都不願意送”,胡先生已經經歷了3個光棍節的快遞一線工作,“今年的‘雙十一’估計到20號都會很忙,要到25號左右才會真正結束”。
  “你知道造成物流很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?賣家打包占了40%,賣家根本做不贏,他們請一些臨時工,還要我們幫忙,有的賣家一天要打包2000多個”,胡先生大有辭去快遞員工作去開網店的衝動。
  新的工作還沒著落,胡先生已經打算做到年底就辭掉快遞員的工作。“像一般的快遞員工資在3000元左右,我們按貨計算錢,一票貨一元錢,我們沒有額外補貼”。這樣算來,雖然這個工作高潮期拿不到員工補貼,胡先生和他的同事收入還是會高於平常。
  胡先生是湖南永州人,不像何女士那樣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家。“攢了些錢想去乾點自己喜歡的事,而且女朋友又不在身邊”,胡先生的快遞員生涯中除“雙十一”外,還有一件記憶深刻的事,就是去居民區送貨時車門未鎖,結果一車貨被偷了,自己損失了1萬多塊。
  設想是將來的,雙十一的物流狂歡還在繼續。晚上7點10分,胡先生還接到同學電話,麻煩他再等十分鐘,此時夜色已經把他吞噬得只剩下手中的手機屏幕了。
  7點半,終於收工回家,他們一天的工作還未結束。晚上九點還有1000票貨在等著他們。
  鄧大哥的奔波:“雙十一”後的快遞線
  
  11月16號下午2時,圓通的快遞員們聽到記者想要去幫忙派件,十分爽快地答應了,並說要帶記者去看看“(倉庫)火爆的場面”。
  2點40分,記者坐著圓通快遞的麵包車前往圓通岳麓區大學城倉庫。從師大逸夫圖書館到王家灣的圓通大學城倉庫,車程大約20分鐘。
  27歲的司機鄧大哥同時也是圓通快遞岳麓區大學城片區的承包人,今年是他從事快遞行業的第三個年頭,之前他還辦過證券公司,按他的話說“來錢快,去錢也快”。他承包的大學城片區包括三個點:師大、通程(包括新民路)、望月湖。他的團隊里有5個人,其中也包括他的妻子何小姐。
  這是鄧大哥當天第三趟去倉庫派件、拉快遞。他說平常每天只用跑兩趟,上午一趟、中午一趟,而從11月12號以來,每天都要跑五趟,快遞量比平常多了3倍左右。鄧還估計,他所承包的大學城片區這種繁忙的情況到11月22號之後才會有所緩解。
  鄧大哥對物流行業有自己的一番見解,“現在雙十一的物流量已經到了物流行業的貨流量瓶頸,像去年的雙十一,很多公司整整送了一個月,到年底才把(雙十一的)貨物送完。物流行業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呢,打個比方,學校的食堂本來容納500個人吃飯,做飯的人就那麼多,做的飯剛好夠。現在食堂突然多來了1000個人,甚至更多,做飯的人還是那麼多,那就不夠吃了”。
  問到是否有擴大隊伍的想法,他坦言,自己比較“滿足於現狀”。“一方面,很難找到上手快的快遞員。對快遞不熟悉、對片區不熟悉都不能很好很快的完成快遞任務;另一方面,這東西就是一塊大蛋糕,分的人越多,每個人分到的就越少。”。
  3點左右,微型麵包車到達位於一個小區外圍的小倉庫。小倉庫獨立在小區外圍,在一片荒地上,約70平方米。一進到倉庫,便看見小山包一樣的快遞一堆一堆的放在不同區域,有2、3個快遞員在分揀,鄧告訴我們這是“派件”的過程,也是提不起快遞速度的一道工序,因為每天1千多件快遞要靠一個快遞員手工分類出來,並送往不同的快遞點。
  鄧在這裡要手工將他負責的大學城片區望月湖、通程(包括新民路)、師大三個點的快遞分類出來、挨個掃碼並分別裝袋、裝車。岳麓區分出來的大片區約有7—8個,其中每個片區包含3個快遞點。
  記者一行與鄧大哥一同四人將大學城的快遞分類、刷磁。每個快遞上都會有一個條形碼,鄧會用掃碼器挨個掃過,這樣派件的物流信息就會上傳到網上,供買家查詢物流情況。
  鄧大哥此趟分類的快遞件數約200份,4人(包括鄧)分揀、掃碼、裝袋、裝車共用去約一個半小時,比他平時一人分揀快不少。裝車之後,微型麵包車被塞得滿滿的,他幾次改變大小不一快件的排列,使後備箱的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,但還是有些零散的快遞不能塞進車裡,只能被擱置,等待下一趟的運送。
  他要將這些快遞分送至三個不同的快遞點,之後每個快遞被在快遞點等候的員工再次分類、編號、發送短信通知買主領取,才能到達買主的手上。
  下午2點在師大逸夫圖書館門前,記者註意到鄧大哥的妻子何小姐在訂著中午的盒飯;在鄧大哥載貨駛向各個快遞點的時候,已是接近5點,不知他的晚飯在何時能夠入腹。
  他說,乾快遞這行沒有節假日,過年也沒有休息,只是大年三十那天會早早收工回家過團圓年。
  鄧大哥的家就住在師大圖書館附近,“走路4、5分鐘的樣子”。他和妻子有一個孩子,前幾天剛過1歲的生日,他說雖然現在孩子還小,但自己對孩子今後上幼兒園的費用還是有所擔心。
  關於收入,鄧大哥十分坦誠,“平常每人每月5000元左右,這段時間就不止啦”,羞赧的笑里透著自豪。拉快遞的麵包車也是他自己的,“這車只要幾萬塊”,語言輕快。
  鄧大哥說,自己有在師大找一個門面的想法,使快遞更加固定,而不是擺在街邊,像流動攤販一樣,同時也更方便顧客取寄包裹、方便及時處理顧客的投訴。
  “雙十一”購物狂歡的背後是物流奇觀。不知明年的“雙十一”可還會有馬雲的銷售奇跡,不知鄧大哥、何小姐、胡先生這樣的一線快遞員可還會如此繁忙?  (原標題:網絡購物狂歡的護航者 從快遞員看向“雙十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tqwwc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